2024年8月19日,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《关于办理洗钱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》(下称《解释》),自2024年8月20日起正式施行。
《解释》共13条,主要内容包括:一是明确“自洗钱”、“他洗钱”犯罪的认定标准,以及“他洗钱”犯罪主观认识的审查认定标准;二是明确洗钱罪“情节严重”的认定标准;三是明确“以其他方法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”的七种具体情形;四是明确洗钱罪与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等罪的竞合处罚原则;五是明确罚金数额标准;六是明确从宽处罚的标准。
《解释》首次将“虚拟资产”交易列为洗钱方式,明确了洗钱犯罪的定罪处罚标准和法律适用问题,加大了对洗钱犯罪的打击力度,加强了反洗钱国际合作,有效维护了国家金融安全。
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,虚拟币、游戏币、“跑分平台”、直播打赏等成为新型洗钱载体和方式,呈现出更加复杂和隐蔽的“网络化”“链条化”特征。虚拟资产由于天生具有匿名交易、便捷快速、境外流通等特性,且在社会上日渐普及,已逐渐沦为洗钱犯罪的重灾区,《解释》回应了社会发展需求,同时及时填补了反洗钱监管的漏洞。
虚拟资产交易洗钱案例:
1吴某洗钱案例:吴某在“洗钱客服”的引导下,通过购买U币并在平台上出售,以此方式转移资金,最终因此被捕。这个案例展示了个人如何无意中成为洗钱活动的帮凶,即使初衷是为了赚钱。
2朱某洗钱案例:朱某为了转移网络犯罪所得赃款,收集银行卡进行洗钱活动,最终被判刑。这个案例揭示了洗钱活动的严重性,以及法律对洗钱行为的严厉打击。
3金店购买黄金洗钱:犯罪嫌疑人通过购买黄金的方式洗白电诈赃款,通过金店将资金转换为实物黄金,再通过其他方式将资金合法化。这个案例展示了犯罪分子如何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洗钱活动。
4跑分洗钱团伙:一个大型跑分洗钱团伙被警方捣毁,该团伙通过购买虚拟货币为电诈团伙洗钱,涉案资金高达10亿元。这个案例显示了洗钱活动的规模之大和复杂性。
5留学公司洗钱:一个留学公司利用虚拟货币USDT进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的洗钱活动,被抓获的9名犯罪嫌疑人涉案资金达800多万元。这个案例揭示了洗钱活动的隐蔽性和危害性。
6罗某洗钱案例:罗某通过简单的虚拟货币交易进行洗钱活动,最终因涉嫌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被提起公诉。这个案例说明了即使是小规模的虚拟资产交易也可能涉及洗钱,并且会受到法律的严惩。
泰康人寿马鞍山中支提醒您
参与虚拟资产交易的个人和机构应提高警惕,认清新型洗钱犯罪的本质,避免因追求短期利益而误入洗钱陷阱。
推荐阅读:旗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