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年看遍了清宫戏,那些个皇阿玛格格和阿哥的事儿,随便来个人都能说得头头是道。
千盼万盼,终于等来了明朝的大戏:《大明风华》。
卡司阵容堪称豪华,不仅有以演技成名多年的朱亚文;
更有初次转战小荧幕的汤唯;
配角阵容里的“欧阳明日”乔振宇;
“小姨妈”邓家佳;
“神探狄大人”梁冠华;
还有老戏骨王学圻等人更是惊艳。
然而,正是这样一部瞩目的剧集,开播才两集时,就已经有不少人把服化道、剧情、演员轮着批斗了一遍又一遍。
“汤唯没演技”、“朱亚文像太监”、“服化道、台词、剧情垃圾”、甚至“亵渎历史”都喊了出来。
其实平心而论,《大明风华》前两集在观感上确实颇为劝退观众。
汤唯是典型的“体验派”演员,前两集的台词、演技都显得生硬,随着剧情展开才渐渐入了戏,演出了剧本里的孙若薇该有的感觉。
朱亚文的演技在线,毕竟是演惯了小荧幕作品的演员,实在是挑不出太多瑕疵,唯有“像公公”这点被紧抓着不放;然而按照剧本和一些历史记载来看,朱亚文演出的所谓“像公公”,其实正是朱瞻基喜欢听戏、唱戏而不由自主流露出的姿态。
服装上其实挑不出太多毛病,对于普通观众而言,也能一眼就认出是明朝的服装特性;只是在战争场面上,确实看起来很是出戏,靖难之役攻城的场面,怎么看都假,堪称不如页游系列。
好在这部剧也不是以战争场面作为主打,以后这种劣质画面,自然也是看不到了。
其实这部剧的槽点,也就集中体现在开篇的两集身上了,随着剧情的展开,哲学家王先生的“真香定律”依旧是适合这部剧的。
豆瓣评分从开播的6.2逐步上升至如今的6.7就已经说明了一切。
史上最接地气的皇家,“朱家五子”组团走红
熬过了前两集的观众,肯定都很难逃出“朱家五子”的笑点。
朱棣父子四人再加个孙子朱瞻基,这五人堪称史上最接地气的皇族:
作为皇帝,朱棣(王学圻饰)从不把“朕”挂在嘴边,无论是和儿子谈心,还是和大臣开会,一口一个“我”还时不时爆出粗口的样子,极其符合观众对于朱氏皇朝的预料。
作为太子,朱高炽(梁冠华饰)也没啥高高在上的姿态,整个人怂成一团,爱好攒钱逗狗卖家具,一边胖一边猥琐发育,宫斗权谋什么的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。
赵王朱高燧(栾元晖饰)和汉王朱高煦(俞灏明饰)这两位王爷,虽然暗地里磨刀霍霍准备从皇帝和太子手上夺权,但一见到亲爹,就又怂成小朋友排队挨训,以自身经历诠释什么叫“自古儿子怕老子”。
不同于往常清宫戏里的那些尔虞我诈、掌权夺利、明刀暗箭,《大明风华》里的这几位皇家子弟,宫斗夺权不落下,“怕老子、怕死”的“怂样子”也不落下。
这种接地气的皇家演绎,反倒让这几位皇族子弟走红网络,令人亲近。
正如剧里孙若薇所提的那首诗(历史上是开国丞相汪广洋):虎为百兽尊,罔敢触其怒。唯有亲子情,一步一回顾。
自古就有“虎毒不食子”的言论流传于世,世间亲情正是所谓“打断骨头连着心”,如“九子夺嫡”那样的皇室冷血,看且看了,但会让人觉着黑暗冷酷。
《大明风华》里朱棣一家的关系,像极了寻常百姓家的纷纷扰扰,虽然糟心却不乏温暖。或许,这也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吧。
一家子人为了些家产、遗产争来斗去没啥大不了,但是上升到喊打喊杀,动辄亲兄弟亲姐妹血刃相见,怎么着也觉得残酷无情。
以往看清宫戏,总觉得那些皇帝皇子们争来斗去是为了整个天下的归属权,不像我们寻常百姓的家长里短。
但是而今有这么一部戏拍了出来,反倒让我们看到了,即使是皇亲国戚,他们也并不是世人看到的那么冷血,而是具有着“人的温情”,他们争天下,和寻常人家争遗产其实也没啥区别。
皇宫权谋并不见得好,“明朝一家人”才是真的香
《大明风华》这部剧,很显然是要表现另一种皇家的气象。
这种气象,摆明了是要一反往常那些宫廷剧动辄明枪暗箭的权谋斗争,回归“皇族也是人”的温情路线。
所以我们会看到,尽管朱棣知道老二老三两个儿子想当皇帝,但仍旧召集孩子们赌咒发誓“手上永远不沾上亲人的血”;
所以我们会看到,尽管老二老三谋划着当皇帝,却不会真的就找个机会把自己亲爹亲哥暗杀捅死;
所以我们也有理由相信,胖太子朱高炽“不想当太子”的心思其实是真的,而不是藏着什么手段。
也正是因为这家人始终有着难以割舍的亲情在,所以面对靖难遗孤的事情即将败露时,赵王才会对皇甫云和说,“我们是亲父子,你是谁啊?”
朱棣的儿子们争来斗去,终究只是儿孙们不懂事胡闹,最后受伤的,其实还是他们这些依托于朱家的外人罢了。
还是孙若薇看的明白,早早就说了“你们朱家人争来争去,和我们这些外人没啥关系。”
一家人始终是一家人,尽管各有所图,但为了那点所图跟自个儿亲爹亲兄弟亲姐妹动刀子,到了现在这个年代,怎么着也该看腻了。
所以啊,这部抛弃了皇室夺权的残忍好杀,讲述“明朝一家人”的温情和纠结的好剧,我反正是追定了。
推荐阅读:旗龙